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1:27    次浏览
不难发现,在众多的糖友中,存在一个突出的现象,那就是肥胖。特别是2型糖友,胖子可以说是占了大半壁江山。在对胖糖友的治疗中,医生无一例外都会提到的治疗手段:控制体重,适当减重。此外,糖友圈里也盛传这类消息,如“减肥可以治疗糖尿病”、“减肥是治愈糖尿病的唯一方法”……不少糖友像是抓住了“救命稻草”,陷入了疯狂减肥的状态。减肥到底能不能治好糖尿病?要说清楚这个问题,首先要从肥胖为什么会导致糖尿病说起: 肥胖者由于血脂升高,体内脂肪过剩,导致胰岛素敏感性降低,血糖容易升高。为了保证血糖不升高,体内的胰岛不得不拼命工作,生产出更多的胰岛素。如果长期肥胖,胰岛一直长期高负荷工作,久而久之,胰岛罢工甚至被累垮了,这就导致胰岛功能损伤甚至衰竭。血糖因没法在体内好好利用,血糖一直高居不下,糖尿病就来了。重点来了,如果胰岛功能没有完全衰竭,而且此时糖友的体重处于超重的状态,那么有可能通过减肥,减少体内脂肪,恢复胰岛素敏感性,达到控制血糖、减少药量,甚至治疗糖尿病的效果。可如果胰岛功能完全丧失,即便减成“竹竿”也无济于事。可见胰岛分泌功能的损伤程度,是糖友能否通过减肥治疗糖尿病的关键!小贴士:想知道,您的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如何?到医院做胰岛素释放试验和血浆c肽测定,便可一见分晓。不过,不管能不能治疗糖尿病,减肥对胖糖友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治疗方法。当身体内多余的脂肪减少了,血糖也会更好控制,还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高血压、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糖尿病并发症。但这里所说的减肥,都是科学减肥,可别因此掉入减肥的误区中。科学减肥,避免减肥3误区1.只关心体重变化 不少糖友追求以瘦为美一味减重,这是非常错误的。过度的减肥带来的低血糖、营养不良等对身体更是一种伤害。而且,肥胖也不是通过单一的体重来判断。要搞清楚,自己需不需要减肥?你需要从以下两个指标来判断:(1)体重指数(BMI)中青年人BMI建议控制在18~24,老年人可适当放宽,BMI在20~25之间为宜。如果超过25以上为超重,28以上为肥胖。小贴士:体重指数(BMI)=体重(kg)÷身高的平方(㎡)(2)腰围中国卫生部颁布的《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》明确指出,男性腰围≥85厘米,女性腰围≥80厘米则为体重超标,需要进行减肥。教你测腰围:身体直立,两臂自然下垂,不要收腹,保持呼吸平稳,皮尺水平沿肚脐上缘和肋骨以下的部位围绕腰部1圈,取腰最细的部位读数即可。2.追求减肥速成法 一口吃不成胖子,却想一口气减下来,这是不是太为难自己了呢?而即便成功做到了,也会带来不少健康隐患。特别是上了年纪的糖友,太快地减轻体重很可能会导致突发低血糖或者心血管并发症。(提醒:三个月内减重不应超过身体原本体重的5%~10%。)3.减肥只靠饮食和运动 一般最常听到的减肥方式就是饮食控制和多运动,但是仅仅只有这些是不够的。要摆脱超重的体型,很重要的一点是摆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。如果减肥期间,依旧没有合理的作息时间,常常熬夜,没有保证睡眠时间;或者除了运动时间,一整天都窝着不动,就算减了体重,也不会有好的体质。贴士:1.每天要保证7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,每晚11点之前入睡。2.避免久坐,每次不宜超过1小时,一段时间应该起身活动一下。总之,咱们要理性分析、循序渐进、多管齐下科学地减肥,不可盲目行动,把自己带入另一个危险的境地。文章转载于:掌控糖尿病微信公众号